IEECAS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24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黄土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中预热温度选取的简易方法 期刊论文
地震地质, 2009, 卷号: 31, 期号: 3, 页码: 544-550
作者:  康树刚;  卢演俦;  王旭龙;  杜金花
Adobe PDF(63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5/22  |  提交时间:2011/06/07
细颗粒石英  单片法  简单多片法  预热温度坪  
外源NO和CaC12对丹参种子活力的影响 期刊论文
种子, 2009, 卷号: 28, 期号: 2, 页码: 80-83
作者:  杨薇;  陈怡平;  贺军民
Adobe PDF(32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5/32  |  提交时间:2011/06/07
丹参  No  Cacl2  种子活力  
青海南山隆起的沉积证据及其对青海湖一共和盆地构造分异演化的指示 期刊论文
地质论评, 2009, 卷号: 55, 期号: 1, 页码: 49-57
作者:  常宏;  金章东;  安芷生
Adobe PDF(9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8/26  |  提交时间:2011/06/07
青海南山  角度不整合面  常量元素  风化作用  俯冲断裂  活动构造  
水洞沟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新进展 期刊论文
科学通报, 2009, 卷号: 54, 期号: 19, 页码: 2879-2885
作者:  刘德成;  王旭龙;  高星;  夏正楷;  裴树文;  陈福友;  王惠民
Adobe PDF(95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04/52  |  提交时间:2011/06/02
水洞沟遗址  光释光年代  地层对比  沉积环境  旧石器时代晚期  
热解法用于礼村黄土2古土壤地层14C 测年 期刊论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卷号: 29, 期号: 1, 页码: 73-78
作者:  余华贵;  祝一志;  程鹏;  刘永好;  王胜利;  鲜锋;  陈清敏;  刘钊;  周卫健
Adobe PDF(52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38/40  |  提交时间:2011/06/07
热解法  14c 测年  Py2r 组分  Py2v 组分  黄土-古土壤  
青藏高原未来30~50 年A1B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 期刊论文
高原气象, 2009, 卷号: 28, 期号: 3, 页码: 475-484
作者:  刘晓东;  程志刚;  张冉
Adobe PDF(75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5/18  |  提交时间:2011/05/17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降尺度  气候变化  预估  
中国庐山第四纪沉积砾石的显微构造系统及地质环境动力学分析 期刊论文
地球学报, 2009, 卷号: 30, 期号: 6, 页码: 787-795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徐冰;  白建斌;  田新洪;  王旭龙;  宋友桂;  于雪峰;  刘卫国;  安芷生;  张国伟
Adobe PDF(141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51/25  |  提交时间:2011/05/17
岩石微裂隙  冷构造系统  陆面表层冰冻作用  地质环境响应:地球动力学机制  
夏季北极涛动与亚洲中部干湿状况关系研究 期刊论文
干旱区研究, 2009, 卷号: 26, 期号: 6, 页码: 901-908
作者:  郭国龙;  李力;  晏利斌
Adobe PDF(91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68/34  |  提交时间:2011/05/17
北极涛动(Nao)  亚洲中部  干旱区  干湿变化  湿度场  
广州冬季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因子研究 期刊论文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卷号: 14, 期号: 5
作者:  陶俊;  张仁健;  许振成;  陈来国;  朱李华;  韩静磊;  曹军骥
Adobe PDF(74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18/38  |  提交时间:2011/05/17
Pm2.5  化学组分  消光系数  能见度  
西安冬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风险评价 期刊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9, 卷号: 43, 期号: 11, 页码: 114-120
作者:  沈振兴;  周娟;  曹军骥;  韩志伟;  李建军;  刘随心;  霍宗权;  韩月梅
Adobe PDF(23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42/61  |  提交时间:2011/05/17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苯并(a)芘(Bap)等效质量浓度  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