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9条,第1-9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8, 卷号: 9, 期号: 1, 页码: 1-15
作者:  林旭[1,2];  常宏[3];  李长安[4];  彭保发[1];  吴泉源[2]
Adobe PDF(195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3/0  |  提交时间:2019/01/07
帕米尔构造结  新生代  构造演化  
中国东北末次冰期松原黄土的释光测年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5, 页码: 397-406
作者:  王松娜[1,2];  王旭龙[1];  康树刚[1]
Adobe PDF(257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8/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松原黄土  末次冰期  石英光释光  磁化率  平均粒径  古气候  
长江第一湾附近构造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卷号: 32, 期号: 5, 页码: 488-501
作者:  陶亚玲[1,2];  常宏[1]
Adobe PDF(638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39/0  |  提交时间:2019/01/07
长江第一湾  金沙江  河流重组与袭夺  沉积物  年龄约束  
沉积物中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中的两种方法对比研究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1, 页码: 78-87
作者:  林伟伟[1];  宋友桂[1,2]
Adobe PDF(163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7/0  |  提交时间:2019/01/07
X 射线衍射  定量分析  MacDiff 面积积分法  Highscore 强度参比法  
黄土高原聚湫沉积旋回和年际冻融层及流域侵蚀通量—基于高分辨率 XRF 连续扫描的研究 学位论文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6
作者:  王夏青
Adobe PDF(20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87/0  |  提交时间:2019/06/12
呼伦贝尔沙地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风成沙表面矿物特征及环境意义 期刊论文
地理研究, 2015, 卷号: 34, 期号: 6, 页码: 1066-1076
作者:  杨利荣[1];  岳乐平[1,2];  弓虎军[1]
Adobe PDF(135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69/0  |  提交时间:2019/01/08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全新世  粘土矿物  呼伦贝尔沙地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晚更新世高湖面事件的年代学问题——以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为例 期刊论文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卷号: 45, 期号: 1, 页码: 52-65
作者:  隆浩[1,2];  沈吉[1]
Adobe PDF(353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4/0  |  提交时间:2019/01/08
青藏高原  高湖面  湖相沉积  14C 测年  OSL 测年  
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 期刊论文
土壤学报, 2012, 卷号: 49, 期号: 2, 页码: 212-219
作者:  赵景波[1,2];  贺秀斌[3];  邵天杰[1]
Adobe PDF(146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0  |  提交时间:2019/01/09
重庆地区  紫色土与泥岩  膨胀性  微型薄片结构  侵蚀原因  
New eolian red clay sequence o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linked to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about 25 Ma ago 期刊论文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0, 卷号: 54, 期号: 1, 页码: 136-144
作者:  X.K. Qiang;  Z.S. An;  Y.G. Song;  H. Chang;  Y.B. Sun;  W.G. Liu;  H. Ao;  J.B. Dong;  C.F. Fu;  F. Wu;  F.Y. Lu;  Y.J.Cai;  W.J. Zhou;  J.J. Cao;  X.W. Xu;  A. Li
Adobe PDF(171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38/81  |  提交时间:2011/05/09
Chinese Loess Plateau  Eolian Red Clay  Magnetostratigraphy  Late Oligocene  Inland Asia Deser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