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45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不同气候类型下植物物候的影响因素综述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8, 卷号: 9, 期号: 1, 页码: 16-27
作者:  李晓婷 [1];  陈骥 [2,3];  郭伟[1]
Adobe PDF(73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61/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植物物候  气候类型  影响因素  
鄂东典型工业城市大气PM_(10)中元素浓度特征和来源分析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 2017, 卷号: 38, 期号: 11, 页码: 4463-4468
作者:  占长林[1];  张家泉[1];  郑敬茹[1];  姚瑞珍[1];  刘红霞[1];  肖文胜[1];  刘先利[1];  曹军骥[2,3]
Adobe PDF(30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8/0  |  提交时间:2019/01/07
PM10  元素  富集因子  来源  黄石  
环境水样中~(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示踪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3, 页码: 203-224
作者:  姜旭宏[1,2,3];  侯小琳[1,3];  陈宁[1,3];  张路远[1,3]
Adobe PDF(124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1/0  |  提交时间:2019/01/07
129I  水样  有机碘  形态  环境示踪  
桂林三月岭马尾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3, 页码: 243-252
作者:  段丙闯[1,2];  蔡秋芳[1]
Adobe PDF(10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9/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桂林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中国东部亚热带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温度  
我国PM_1浓度、化学组分及来源的时空分布 期刊论文
中国粉体技术, 2017, 卷号: 23, 期号: 3, 页码: 1-10
作者:  何瑶[1,2];  黄汝锦[1];  王启元[1];  王浥尘[1,2];  曹军骥[1]
Adobe PDF(281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0/0  |  提交时间:2019/01/07
NR-PM1  源解析  时空分布  
三门峡会兴沟剖面黄土一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研究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卷号: 32, 期号: 5, 页码: 513-523
作者:  李兴文[1,2];  张鹏[1];  强小科[1];  敖红[1]
Adobe PDF(541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4/0  |  提交时间:2019/01/07
水沟—会兴沟旧石器遗址  黄土—古土壤序列  岩石磁学  磁学参数  古气候变化  
降尘~(10)Be 浓度对黄土~(10)Be 示踪地磁场变化研究的影响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2, 页码: 103-112
作者:  鲜锋[1,2];  孔祥辉[1,2];  姜峻[3];  赵国庆[1,2];  武振坤[1,2]
Adobe PDF(11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1/0  |  提交时间:2019/01/07
降尘 10Be 浓度  地磁场漂移事件  全球尺度  连续性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有机碳和黑碳的储量及意义 期刊论文
地球环境学报, 2017, 卷号: 8, 期号: 1, 页码: 65-71
作者:  涂夏明[1,2];  周家茂[1];  曹军骥[1,4];  韩永明[1];  沈振兴[3]
Adobe PDF(125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2/0  |  提交时间:2019/01/07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类型  黑碳  碳储量  
1960 — 2012年陕西降水变化特征及可能成因分析 期刊论文
高原气象, 2016, 卷号: 35, 期号: 4, 页码: 1050-1059
作者:  彭艳[1,2,3];  王钊[4];  董妍[2];  董自鹏[2];  李星敏[2];  陈闯[2]
Adobe PDF(725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17/0  |  提交时间:2019/01/07
降水变率  气溶胶  成因分析  陕西  
316国道沿线大气降尘黑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卷号: 39, 期号: 4, 页码: 154-160
作者:  占长林[1];  张家泉[1];  郑敬茹[1];  姚瑞珍[1];  肖文胜[1];  曹军骥[2,3]
Adobe PDF(49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86/0  |  提交时间:2019/01/07
大气降尘  黑碳  焦炭  烟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