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冷凝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来源
沈慧[1]; 温小浩[1]; 李保生[1,2]; 周厚云[1]; 郑佳丽[1]; 郑琰明[3]; 郭静怡[1]; 李嘉欣[1]
2013-05-06
发表期刊环境科学学报
卷号33期号:5页码:1367-1375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为深入研究广州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于2011年春季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采用人工冷凝方法采集了33个冷凝水样品,对其进行pH和阴阳离子分析,以探讨这些冷凝水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石牌校区绝大多数冷凝水样品的pH值分布范围为5.65~7.11(个别样品pH值为5.06),平均值为6.45,显示其已不属于酸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过去10多年特别是广州为迎接2010年亚运会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冷凝水的阴阳离子总浓度(TDS)介于195.96~1267.76μeq·L~(-1)之间,平均为395.46μeq·L~(-1);各离子浓度高低依次为Ca~(2-)、SO_4~(2-)、NH_4~+、Cl~-、Na~+、NO_3~-、Mg~(2+)、K~+、NO_2~-、F~-.石牌校区冷凝水的这种离子浓度分布特征指示,其清洁程度差于香港、广东鹤山、云南丽江、青海瓦里关山等地的大气降水,而优于同期采集的石牌校区大气降水;其污染来源除部分属自然源外,还主要与建筑活动、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等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广州 阴阳离子 人工冷凝水 化学成分 污染来源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637
专题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温小浩[1]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慧[1],温小浩[1],李保生[1,2],等. 2011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冷凝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来源[J].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5):1367-1375.
APA 沈慧[1].,温小浩[1].,李保生[1,2].,周厚云[1].,郑佳丽[1].,...&李嘉欣[1].(2013).2011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冷凝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来源.环境科学学报,33(5),1367-1375.
MLA 沈慧[1],et al."2011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冷凝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33.5(2013):1367-137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1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冷凝水(1643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慧[1]]的文章
[温小浩[1]]的文章
[李保生[1,2]]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慧[1]]的文章
[温小浩[1]]的文章
[李保生[1,2]]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慧[1]]的文章
[温小浩[1]]的文章
[李保生[1,2]]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