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CAS OpenIR  > 加速器质谱中心
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联系:基于MPI-ESM模拟试验
袁熹[1,2]; 石正国[1]; 周卫健[1]
2014-11-15
发表期刊第四纪研究
卷号34期号:6页码:1156-1165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本文利用古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PMIP3)中MPI-ESM模式模拟输出,采用主分量分析、回归分析、多窗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全新世(MH)和末次盛冰期(LGM)北大西洋涛动(NA0)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MH冬季NA0较现代有轻微增大,南部高压中心东移;而LGM冬季NAO明显减弱,南北气压活动中心转为西南-东北走向。MH冬季强NAO信号可通过海洋记忆效应持续至夏季,并以准静止Rossby波形式传至东亚地区,导致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高增强、贝加尔湖低压加深,这种倒"Ω"流场增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并通过热成风原理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产生上升异常,有利于该区降水产生;而LGM时NAO 减弱引起夏季倒"Ω"流场减弱,冷空气南下弱于现代,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其南侧产生下沉异常,最终抑制降水。因此,MH和LGM两阶段的NAO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可能对亚洲夏季降水产生影响。

关键词中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 北大西洋涛动 亚洲降水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94
专题加速器质谱中心
通讯作者袁熹[1,2]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熹[1,2],石正国[1],周卫健[1]. 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联系:基于MPI-ESM模拟试验[J]. 第四纪研究,2014,34(6):1156-1165.
APA 袁熹[1,2],石正国[1],&周卫健[1].(2014).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联系:基于MPI-ESM模拟试验.第四纪研究,34(6),1156-1165.
MLA 袁熹[1,2],et al."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联系:基于MPI-ESM模拟试验".第四纪研究 34.6(2014):1156-116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8400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熹[1,2]]的文章
[石正国[1]]的文章
[周卫健[1]]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熹[1,2]]的文章
[石正国[1]]的文章
[周卫健[1]]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袁熹[1,2]]的文章
[石正国[1]]的文章
[周卫健[1]]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