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2012年太原市极端气温变化研究
张秀伟[1]; 赵景波[1,2]
2015-02-15
发表期刊自然灾害学报
卷号24期号:1页码:77-87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利用太原市1956-2012年气温资料, 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法, 根据选取的16个极端气温指标, 分析了太原市各极值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夜日数、冷日日数、霜冻日数、冰冻日数、冷持续日数、日较差分别以-9.56 d/10a, -3.42d/10a, -3.57d/10a, -1.95d/10a, -0.71d/10a, -0.23℃/10a的趋势在减小, 而暖夜日数、暖日日数、热夜日数、夏日日数、暖持续日数、生物生长季、日最高(低)气温的极低值、日最高(低)气温的月内极高值则分别以8.42 d/10a, 4.95 d/10a, 1.9 d/10a, 2.44 d/10a, 1.33d/10a, 1.77 d/10a, 0.28℃/10a, 0.92℃/10a, 0.30℃/10a, 0.26℃/10a的趋势增加;冷指数(冷夜日数、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的变暖幅度明显大于暖指数(暖夜日数、日最低气温的极高值), 夜指数(暖夜日数、冷夜日数)的变暖幅度明显大于昼指数(暖日日数、冷日日数);各冷指数间、各暖指数间均为正相关关系, 而冷指数与暖指数之间则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太原市 极端气温 M - K 检验 主成分分析法 Pearson 相关系数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547
专题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
通讯作者赵景波[1,2]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秀伟[1],赵景波[1,2]. 1956-2012年太原市极端气温变化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77-87.
APA 张秀伟[1],&赵景波[1,2].(2015).1956-2012年太原市极端气温变化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4(1),77-87.
MLA 张秀伟[1],et al."1956-2012年太原市极端气温变化研究".自然灾害学报 24.1(2015):77-8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956_2012年太原市极端气温变化研(415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秀伟[1]]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秀伟[1]]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秀伟[1]]的文章
[赵景波[1,2]]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